“猝死”的新闻 接二连三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似乎一些日常的运动 也变成了高危项目 为什么“猝死”频频发生? ↓↓ 猝死来临前的6个信号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,实则有迹可循。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,需要高度警惕。 1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,休息后可缓解,可能患了冠心病。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,近期症状加重,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,导致急性心梗。 2心慌 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。 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,不会引发猝死,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,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。 3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,起搏细胞功能变差,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,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。 心率小于50次,血压变低,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,导致猝死。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。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,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。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,如果不能恢复,就会造成猝死。 5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,或伴有胸闷、水肿,应警惕猝死的发生。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较多见,通常见于感冒1~2周后,出现疲乏、胸闷等症状,极易引起急性心衰。 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。如果单侧看不到东西、单侧肢体麻木或走路不稳、有踩棉花感,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。 特别提示: 猝死的黄金救急时间在发病10分钟内。一旦周围人发生心脏骤停,赶紧拨打120。 面对猝死患者,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除颤或心肺复苏。但如果患者发病时没有条件进行这两项急救措施,首先要向周围人呼救,两个人交替对其进行心肺复苏。 猝死急救,记住黄金四分钟!
数据显示,心脏骤停超过4分钟,脑组织会发生永久性损害,超过10分钟就会脑死亡。 心肺复苏是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之前,延续患者生命最重要的方法。但是,按压胸口看似简单,要做到规范操作并不简单。 视频来源:央视财经
以下为遇到“猝死”患者时,进行救助的正确方式—— 第一步:先拨打急救电话120,简要说明情况和所处的位置。 第二步:施救者两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,双肘关节伸直,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,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5-6厘米,而后迅速放松,解除压力,让胸廓自行复位。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,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,频率为每分钟100-120次。 第三步:将患者下颌抬起,头部后仰,开通气道。每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,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。 第四步:现场如有AED(自动体外除颤器),胸外心脏按压之后,立即配合使用AED,按照语音提示操作,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。 猝死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比春夏要高出20%左右,这和天气寒冷有很大的关系。寒冷是心脏疾病加重、恶性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外在因素之一,寒冷会引发血管收缩,从而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不足,诱发心绞痛,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。 “运动性猝死”也是一个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,这与医学界对猝死的定义十分相似,主要区别是强调了猝死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。 运动性猝死的“幕后黑手” 运动性猝死,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意外死亡。 “一向身体很棒”的人,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性猝死? 运动性猝死的真正原因 运动不是造成猝死的主因,隐藏的心脏病可能才是运动性猝死的“幕后黑手”。 猝死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之分。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,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。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、酗酒、服用药物、剧烈运动等。 研究发现,每天工作超过11小时,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67%。 “心源性猝死”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表现形式,如:心肌炎、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、心肌肥厚等。刺激因素还包括:急性心肌缺血、交感神经兴奋和血流动力异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。 “运动性猝死”并非平白无故的发生,而是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因素而诱发。 快速评估自己的“运动风险”
运动是把双刃剑,如果运动超出了身体的承受能力,可能酿成悲剧。 以下是国际通用的运动风险评估问卷: ①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? ②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患有心脏病? ③ 医生是否告诉过您的血压超过160/100毫米汞柱? ④ 近6个月以来,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,是否有过胸痛或严重憋气的感觉? ⑤ 近6个月来,当您进行体力活动或运动时,是否曾因为头晕失去平衡或跌倒或发生晕厥? ⑥ 您是否存在因体力活动或运动加重的骨、关节疼痛,或功能障碍? ⑦ 您是否知道有其他原因使您不能参加体力活动? 猝死离我们有多近?这6大信号,你必须要知道! 如果你的答案均是“否”,一般来说,你跑步都是安全的。如果你存在暂时的疾病如感冒、发热,请等彻底痊愈、身体恢复良好状态,再开始跑步。
只要你的答案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“是”,在跑步开始前应咨询医生。这样能最大程度防患运动风险,排除潜在的疾病因素。 做到7点远离“运动猝死”
1、运动前排查风险 定期进行体检,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,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。 2、保证充分的热身 运动前热身,能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,提高心肺的代谢能力,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,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。 3、运动量不宜过大 马拉松是一项高负荷、大强度、高风险的竞技运动,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马拉松全程跑。长跑有利于心脏健康,但要循序渐进。 4、及时补充能量 长时间运动,应及时补充运动饮料、能量棒、盐丸。建议每跑5公里喝100~150毫升水。 5、感冒、发烧不运动 有些人认为跑步出汗,感冒自然就好了。事实上正相反,因为感冒发烧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,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,病毒易于入侵。 在自身疲惫、熬夜的情况下,不建议剧烈运动。 6、运动中不适别硬撑 运动过程中一旦出现很明显的气喘、胸闷、胸痛,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。 7、跑步后不要立刻停步 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,最好能走上10~20分钟,同时做深呼吸,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,可配合做一些静态拉伸动作。同时,不能马上洗澡、吹风或用空调等。 健康最重要!
|